清代制定的以營造尺為長度標準、以漕斛為容量標準、以立方寸的金屬為重量標準的度量衡體系。 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訂于順治時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時期。康乾二帝對天文歷算皆造詣
詳細信息
海關度量衡制或稱海關權度制度,是指中國近代海關使用的度量衡制。清咸豐八年 (1858年),在中國與英、法、美分別訂立的《天津條約》所附《通商章程》中,都有關于海關稅則所用度
詳細信息
《崇禎歷書》是一部中國比較全面的介紹歐洲天文學知識的著作,由徐光啟、李之藻、李天經、湯若望等人編譯,從明代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到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歷時5年。《
詳細信息
朱載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又稱端靖世子,河南省懷慶府河內縣(今河南沁陽)人,明代著名的律學家(有律圣之稱)
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