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和個人:
為進一步做好2019年科技成果鑒定工作,提升學會鑒定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和質量水平,根據《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技成果鑒定管理辦法》,現將有關鑒定工作說明如下。
一、鑒定范圍
計量測試領域具備科學性、創造性、先進性等屬性的新發現、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種和新工藝等重大科技成果。
二、受理及組織鑒定程序
(一)科技成果鑒定申請單位和個人,填寫《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一式一份,單位蓋章)。
(二)學會收到申請之日起15天內,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做出是否同意開展鑒定工作的回復。
(三)審查通過后,學會通知申請單位辦理相關手續。
(四)學會聘請相關專家成立鑒定委員會。委員會不少于7人,國家級項目由至少1名院士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
(五)學會聘請相關專家成立專家測試組。在鑒定會議召開前,對該科技成果進行測試,形成測試意見。測試組組長由鑒定委員會成員擔任。
(六)鑒定材料審查。學會組成材料審查小組,對鑒定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材料符合鑒定要求后,安排鑒定會。
(七)召開鑒定會。
(八)簽發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三、鑒定需準備的材料
(一)研制工作報告(包括:課題研究任務渠道、立項或選題背景、說明課題的起止時間、研制工作的組織過程、研制工作取得的成果、課題組人員和經費情況等)。
(二)技術研究報告(包括:技術方案論證、技術特征、總體性能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先進技術的比較,技術成熟程度與技術創新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意義及市場競爭力的作用,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前景,存在的問題等基本內容)。
(三)測試報告(報告中需詳細描述測試方法、測試項目、測試過程、測試數據、測試結論)。
(四)查新報告(成果達到國際水平的需同時進行國內外查新,且查新后6個月內必須完成成果鑒定,否則需要重新查新)。
(五)應用報告(包括:產品應用情況和用戶報告,用戶報告中應體現用戶的評價性意見)。
(六)經濟、社會效益分析報告。
(七)國內外同類技術的背景材料和對比分析報告。
(八)附件。項目來源及驗收證明、經濟效益證明(需出具研制單位財務證明,加蓋財務章、法人章)、應用合同(如合同涉密,可提供與涉密機構簽署合同證明)、知識產權證明、論文發表等。
四、鑒定費
具體標準詳見《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技成果鑒定服務費管理辦法》。
附件:
1.《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
聯系人:劉健、崔翼
電話/傳真:010-84639756、010-84639822、
郵箱:xu13810830294@163.com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2019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