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尺
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各藏有一支商代的骨尺,皆約長16厘米。古代的尺為什么如此之短呢?《大戴禮記》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如果古人身高160厘米,那么一指之寬約1.6厘米,伸開姆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 ,正是16厘米。與《說文》中尺字寫作 “ ”,即伸開大拇指與食指的形象十分相似。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戈爾有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度量衡”,此與“布手知尺……”的哲學思想同樣是具有經典性質的。 距離,正是16厘米。與《說文》中尺字寫作 “ ”,即伸開大拇指與食指的形象十分相似。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戈爾有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度量衡”,此與“布手知尺……”的哲學思想同樣是具有經典性質的。人體各部位具有完美的比例,如果定義一指之寬為一寸,十指也就相當于一尺,人的身高正好是它的十倍。身高又與兩臂伸開之長相當。正因為如此,朱載堉在《律呂新說》中推證,《史記》中所說:“(禹)身為度”就是以其身高定為一丈。古時稱男子漢為丈夫,應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