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秀彥,河東聞喜(在今山西)人,出身于官僚世家,曾擔任過司空等職,掌管土地、制圖等工作,在制作地圖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于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中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 所謂“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即:分率(比例尺)、
準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后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