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2021年度計量測試領域科學辟謠
發布時間:2021-11-30 11:11:20
流言簡介:因胸痛做了一次64排普通CT,又做了兩次增強CT(一次沒做好),三天之內做了三次CT,擔心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還會誘發癌癥。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張建 李孟飛辟謠解讀:CT是臨床中最常見的常規檢查項目之一,如果發現患者存在可疑病變部位,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增強CT,對可疑部位進行重點檢查以提高準確率,因此常會有連續做CT的情況。在CT檢查過程中會有一定劑量的X射線穿過人體,所以的確存在輻射問題。但并不是只要有輻射就有危害。實際上,自然環境中也存在輻射。輻射要對人體產生危害,是需要達到一定的劑量。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給出了電離輻射的安全標準,其中指出單次照射超過100mSv時,會提高4.8%的患癌風險,低于100 mSv并沒有觀察到患癌風險的提高。而做一次CT檢查的輻射劑量約為2mSv-15mSv(隨著醫學技術的提升,CT檢查的輻射量是越來越小的),做三次CT的劑量明顯低于100mSv ,是在安全標準以內的。可根據病情檢查需要,遵醫囑進行CT檢查。
對“連續做CT對人體危害性大,會致癌!”進行科學解讀,有助于提高民眾對輻射的科學認知,降低對CT檢查致癌的過度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