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了《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計量以及應用》項目成果技術評價會。
此次評價會由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愛文主持,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蒲長城、鄭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長谷保中、中國計量科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段宇寧和出席評價會并發表講話,參加此次評價會的還有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鄭州市生態環境局、鄭州市科技局等相關單位領導。四川大學高潔院士、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長蒲長城、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關積珍研究員、清華大學李政教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夏青研究員、中國氣象局張曉春研究員、天津計量院陳興副院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鄧高峰主任、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樊尚春教授作為專家出席此次評價會。
評價會委員聽取了項目組人員所作的項目基本情況、整體工作進展、技術路線、創新性成果等匯報;聽取了測試組組長匯報的測試情況;此外,高潔院士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在評價會召開前對項目所研發的光腔衰蕩光譜儀、煙氣流量在線校準裝置、PM
2.5監測儀校準裝置等設備進行了現場考察。

該項目是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共同完成。項目提出了一系列大氣污染物排放源排放量監測的新方法、發明新技術、建立新體系,首次在國內實現煙道有組織排放量的測量不確定度小于5%;城市交通排放量總量測量的不確定度小于30%;提出了結合飽和吸收光譜和分子線形來精確測量溫室氣體濃度的新方法,獲得了以激光為基礎的光譜方法中最高的信噪比,線形強度測量不確定度比國際HITRAN數據庫改善了2個數量級,并以此發明了實用的快速光譜測量方法用于實際溫室氣體監測,為進一步推進儀器國產化奠定了基礎。
經評價委員會全體評審專家認真評審,一致認為:該項目的實施有助于實現企業排放源排放量的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可溯源,交通排放量的實時精確監測,大氣反演優化的污染物實時監測。項目成果在鄭州落地和應用,為鄭州市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精密監測提供科學的測量方法和技術手段,對全國推廣具有示范作用。